2023 CCF
2023年上海国际日用百货商品(春季)博览会
展会时间:2023年3月7日-9日 展会地址:上海 展会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什么是BECCS?是否有必要发展生物质能技术什么是BECCS?是否有必要发展生物质能技术发展BECCS技术同时可以解决我国城乡各类有机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处理问题,如果生物质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在自然分解的情况下,将释放出甲烷等温室效应更强的气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未来生物质能发展将需走一条“农业-环境-能源-农业”绿色低碳闭合循环发展之路,在发电利用和非电利用上,BECCS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乡镇能源结构整体提升。 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碳捕集、封存及再利用技术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可以将CO2 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层以实现 CO2 永久减排。 BECCS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就是CCUS中的一类特殊技术,能将生物质燃烧或转化过程中产生的 CO2 进行捕集、封存,与传统CCUS技术的区别是可以实现负排放。 其技术原理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转化为有机物,并以生物质的形式积累储存下来,这部分生物质可以直接用于燃烧产生热量,或者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其他高价值的清洁能源。 生物质燃烧和化学合成过程中产生的CO2,被认为是植物生长所储存的CO2释放出来。(这个过程属于净零排放); 然后利用CCS技术捕获释放出来的CO2,将其进一步压缩和冷却处理后,用船舶或者是管道输送; 最后被注入合适的地质构造中永久储存,(这一过程属于“负排放”)。 因此,BECCS技术是一种负排放技术。 《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将不同研究机构对CCUS在不同情景中的减排贡献进行了汇总,关于BECCS的减排贡献总结如下: 1、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中指出BECCS的部署在2030年仍然有限(3亿吨,情景中位数水平),在2050年左右全球CO2达到净零排放,BECCS规模约为45亿吨。 2、国际能源署(IEA)可持续发展情景(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ario)的目标是全球于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CCUS是第四大贡献技术,占累积减排量的15%。BECCS的部署将在第二阶段2030年到2050年快速增长,占到15%,尤其是在发电和低碳生物燃料方面。到第三阶段,2050年到2070年,捕集比前一阶段增长85%,其中45%来自于BECCS。 3、IEA2050年全球能源系统净零排放情景(Net-ZeroEmissions,NZE)下,2030年全球CO2捕集量为16.7亿吨/年,2050年为76亿吨/年。其中,2030年生物质能的碳捕集量约2.55亿吨,2050年来自生物质能碳捕集量达到13.8亿吨。 一是,资源可获得性的不确定。适用于BECCS的生物质资源种类不足、生物质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环境政策的制约和技术经济的发展等都会影响到生物质的可供应量。 二是,BECCS 技术成熟度的不确定性。BECCS技术发展包括生物质能利用和CCS两个部分:很多先进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如纤维素乙醇、F-T合成生物燃料和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发电(biomass 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BIGCC)技术,目前尚处在研发示范阶段,未来的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CCS的很多技术也处于示范工程阶段,技术的大规模实施存在众多挑战。 三是,BECCS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BECCS的成本不确定性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链条长,既要考虑生物质能成本,也要考虑CCS成本;第二,类型多,生物质能和CCS不同利用技术间成本差异较大;第三,可能的技术进步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此外,BECCS技术本身也有一定的经济性,因为它可以降低减排成本。 四是,BECCS社会和生态影响的不确定性。生物质能的发展本身就面临着对社会和生态影响的质疑。例如,生物质燃料的快速发展对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的主要影响?巴西甘蔗乙醇生产对亚马逊流域的可能环境影响?全球生物燃料生产是否会诱发大规模天然林采伐,从而导致碳排放量增加?因此,BECCS对土地、水、粮食和基础设施等的影响仍然需要认真研究和讨论, BECCS对社会和生态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相较于其他的负排放技术,目前看来,利用BECCS进行二氧化碳负排放的潜力更大。国外的一些科学家对使用不同的负排放技术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进行了详细的文献综述,经过对七项技术——直接空气捕获和储存、海洋施肥、矿物质的增强风化、植树造林和重新造林、土壤碳的范围封存、生物碳固存以及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的系统分析与评价,他们认为从碳潜力和碳成本两方面折中来看,BECCS技术是未来有望将全球温室效应稳定在低水平的关键技术。通过前文国际机构对BECCS贡献的评估可见,BECCS在通过对CO2进行捕集来降低碳排放的过程中,将会展现出不俗的实力。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等单位发布的《3060零碳生物质能潜力蓝皮书》提到,若结合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到2030年,我国利用生物质能将减碳超9亿吨,到2060年将减碳超20亿吨。 IPCC指出,历史上经济发展与能源利用、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密切相关。可再生能源有助于摆脱这种相关性,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如果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并采用高效率的技术,那么生物能源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显著潜力。 麻省理工学院能源倡议的研究科学家Jennifer Morris也表示:“我们的建模表明,BECCS的好处远远超过了成本。” “我们发现,BECCS去除二氧化碳的价值远远大于发电的价值。电能本质上是一种副产品”。 发展BECCS技术同时可以解决我国城乡各类有机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处理问题,如果生物质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在自然分解的情况下,将释放出甲烷等温室效应更强的气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未来生物质能发展将需走一条“农业-环境-能源-农业”绿色低碳闭合循环发展之路,在发电利用和非电利用上,BECCS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乡镇能源结构整体提升。 |